第十三章
冒险的举动
冒险的举动
馨予大小姐一回到上海,便又住进了杨公馆。
刚回到杨公馆,她就听到了苏州光复的消息。
程徳全这么快就倒戈了?
的确,在11月03日听到上海独立的消息后,这位巡抚大人第一时间就是震惊。
再三确认消息是真实的以后,他不敢耽误,立刻召集了苏州有头有脸的士绅商议对策。
革命党人在苏州的实力并不強大,但他们正在策动枫桥的驻军起来造反。而且已经有些青年学生和教师宣布起义,上海军政府的人也在后面推波助澜。
士绅们不想让战火延烧到苏州,所以要求主动和平光复,免得兵燹(xǐan)之难殃及他们这些池鱼。
既然大家都这么说了,那本大人就勉为其难恩准你们的请求吧。
相信程徳全在心里不一定是这么想的,但表面上他确实是这么做的。
总之苏州在名义上已经成为共和国的一部分了,革命党人就算想再发动革命也没有了理由。甚至这次事件在常州、无锡、镇江、南通地区也引发了一连串连锁反应——程徳全将苏州光复的消息电告给了常州知府长明后,自知大势已去的长明将府印交给武进知县后便带着一家老小潜逃了。
而6日馨予大小姐刚从杭州回到上海时,程徳全已经命令常州全城悬挂白旗,宣告光复了。而陈其美派去的何健也被委任为常州军政分府的司令,目前正在苏州和程大人一起吃饭。
在无锡,得知苏州事件的监狱囚犯爆发暴力越狱事件(其中绝大多数是革命党人和政治犯),金匮(guì)知县下令关闭全城的所有城门,在城内逐家逐户搜捕越狱犯。
在此危急关头,无锡城内的革命党人齐聚在秦毓鎏(yù liú)家里商议对策。
而他们用了整整一夜的时间,商议出来的就是“第二天早上发动起事”。
于是无锡城内的革命军和清军目前正在交战中,具体情况尚且不得而知……
此外,江北的淮阴、江都等地也在交战中,进一步的局势还不清楚。
至于镇江、南通、扬州等地,要么就是在筹划革命,要么就是在进行博弈。
目前的局势似乎対革命党人更有利,陈其美和商团的大佬们甚至都开始讨论光复南京的事情了。
然而馨予大小姐并不像他们那样乐观,她不认为革命军能够轻易战胜清军。
诚然,革命党已经控制了汉地十五个省份,但革命军的战斗力显然弱于清政府的正规军。这种差异不仅体现在训练水平和人数上,更体现在指挥系统和武器装备上。
清军已经在夏口用实力给革命军好好儿上了一课,那就是他们非常強大,以至于完全有能力像当年消灭明朝和太平天国那样消灭自己。
而且这些清军几乎全是袁世凯一系的武装,也就是「新建陆军」。这支军队采用的武器和战法都向徳国靠拢,经过严格的训练。革命军要想通过自学成才的方式打垮新建陆军,似乎也不靠谱。
所以,她的看法相当消极。
如果要彻底打败清军、完成北伐,就需要一支纪律严明、训练有素的新式军队;但这支军队不可能平白无故从天上掉下来供自己驱遣,只能从头开始培养。
好在她还有充足的时间去构思。一个大致的计划在接下来的几天里逐渐成熟。而馨予大小姐也为此进行了必要的思想建设,只差一个合适的契机去踏上正轨。
当馨予大小姐还在考虑计划是否可行之时,无锡、镇江、南通、淮阴等江苏城市也陆续结束了战斗,宣告独立。
陈其美、李平书、沈缦云等人兴奋异常。在得知驻守秣(mò)陵关的新军第九镇于11月07日爆发兵变失败后,他们认为这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于是在紧急会议上决定立即组织联军进攻南京。
这支联军由第九镇统制徐绍桢出任司令,辖林述庆部三千人、刘之洁部三千人、朱瑞部三千人、黎天才部六百人、洪承典部一千人、柏文蔚部两千人、徐宝山部两千人,以及部分商团民团、帮会敢死队和败退到镇江的第九镇一部约五千人,共计两万人出头。
此外还有投奔革命党的大清海军“镜清”、“保民”、“楚观”等14艘舰艇为联军提供火力支援,阵仗不可谓不大。
而驻扎在南京城内外的清军包括张勋的江防营六千人、王有宏的巡防营六千人、胡令宣部两千人、督署卫队两千人、旗兵三千人,总计也将近两万人马,可以说双方在人数上势均力敌。
绕是如此,馨予大小姐还是被他们的计划惊得说不出话来。
她觉得此举过于冒险,很有可能会被反杀;但这是大佬们集体做出的决定,哪里有她插嘴质疑的余地。
于是众人就这么愉快地决定了,要在11月20日清晨发起进攻,「解放被张人骏这条满人的狗占据的南京城」。
这次行动没有馨予大小姐的戏份,更何况她也不想参加;所以留在杨公馆的她安心做着自己的规划,不必受外界的打扰。
2022.12.07
1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