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
八、
“啊?”
希特勒显然没搞明白她的意思。
“我们要做的事情有很多,但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在军队里发展关系。”维多利亚公主也没打算藏着掖着,“尤其是那些中下层军官和士兵,他们是我们争取的对象。”
“我们争取他们做什么?”
“高层已经叛变了,尤其是兴登堡和鲁登道夫这两个人。”公主殿下不露声色道,“他们妄图架空皇室和政府,好把整个国家都控制在自己手里。”
“那、那怎么办。”希特勒感觉自己似乎听到了什么不得了的劲爆新闻,他“咕咚”一声咽了口吐沫,“要不,直接把他们换掉?”
“不妥。”维多利亚公主否决道,“他们在军队中的威望太高,如果贸然动了他们,只会让我们陷入不利局面。”
“那难道我们就这样任由他们胡作非为?”希特勒怒了。
“对一个人最严厉的惩罚,就是放纵他的胡作非为。”
希特勒愣了一下,才明白她的意思。
“我已经在军队中找到几个合适的人选,他们会去结交那些支持皇室的人。相信我,这些人会在战争结束以后发挥应有的作用。”维多利亚公主看着他,“我们要用基层去对抗高层,并在合适的时机把军队里的叛国者们一网打尽。”
“我明白了。”希特勒不由得佩服公主殿下的这份心机,“现在的隐忍是为了将来更好的清算。”
“你能明白就好。”维多利亚公主很满意,“他们现在大可以嘲笑我们霍亨索伦家族,但他们不可能一直这么嘲笑下去。”
“殿下,请您一定要实现您的诺言。”希特勒有些激动,“我想看到您把德意志带回到世界中去的那天。”
“我绝对会的。”
维多利亚公主郑重道。
两人接下来又谈了很长时间,包括未来的局势、国家的发展、战争本身,还有希特勒最关心的犹太人问题。
而不论是哪个领域,维多利亚公主都能从容地应对。两人都同样厌恶软弱的资产阶级代议制,也痛恨吃里扒外的容克地主和大托拉斯们。
维多利亚公主也毫不掩饰她对犹太人和吉卜赛人的敌视,甚至认为在德国“阳光下的土地”上不会有犹太人的立足之地——他们应该被关在劳改营里为德国生产物资,只有认真接受改造的“积极分子”才有获得公民权的机会。
公主殿下的观点相当新颖,虽然有些部分与希特勒的认知有些偏差,但总体而言还是可接受的。尤其是她的「德国融入论」——不论种族,只要能为德国做出贡献,就应该给予其融入德国的机会。
两人的密谈一直从中午持续到晚上,他还被允许留在无忧宫与公主殿下共进晚餐。奥古斯塔皇后虽然不明白女儿的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但该给的面子还是要给的,所以她也按照皇室的礼节对待希特勒。
只是威廉二世还在前线,他的六个皇子中,现在只有排行老四的奥维(奥古斯特・海因里希・维克托)待在无忧宫。没能见到德皇陛下的希特勒有一点点遗憾,但想到自己以后应该还有见面的机会,他就不那么失意了。
毕竟召唤自己来的人也不是德皇,而是公主。
临到辞别之际,公主殿下亲自到无忧宫外送他,两人自然又简短地谈了几句。
“……最多几个月,我所预言的一切就会变成现实。留给德国的时间已经不多了,所以必须分秒必争。”她严肃道,“不只是德国,在你的家乡奥地利也有不少保皇党人。我希望能有更多的人聚拢到我们身边,只有这样才能增加我们的赢面。”
“我会努力去做的。”希特勒点点头,“Für Deutsch.(为了德意志)”
“Für Deutsch.”维多利亚公主回答道。
苏伦此时将一块镀金的怀表交给了希特勒。后者打开表盖,看到表盘上威廉二世的头像和用德语写成的格言:“德国即世界”(Deutsch ist die welt)
“公主殿下,这是……?”
希特勒不明白苏伦的意思。
“前线战事繁忙,父皇他不能回来,所以托我将它作为礼物送给你。”维多利亚公主幽幽说道。
假的。
威廉二世根本就没听说过希特勒的名字和事迹,又怎么可能送他礼物?
“陛下他……为我一个奥地利人……”希特勒颤抖着手将表盖合上,连声调儿都变了,“我一定会为德意志鞠躬尽瘁,绝不辜负陛下和公主殿下的厚望!”
“这话你已经说过好几遍了。”
维多利亚公主用轻松的口吻打趣道,她不想让他紧张。
临走之前,维多利亚公主还让苏伦以德皇的名义将一块镀金的大怀表送给了希特勒。表上有威廉二世的头像和用德语写成的格言:“德国即世界”(Deutsch ist die welt)。
这等贵重的礼物已经足够说明皇室对他这个奥地利人的重视,更没有把自己当外人。希特勒禁不住声泪俱下,表示自己一定会为了德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维多利亚公主很满意。她让
当希特勒告辞前,威廉二世叫住了他,把一块镀金的大怀表送给了他。上面有威廉二世的头像和用德文写成的格言:“德国即世界”(Deutsch ist die welt),还在庄园前合了影留作纪念。
维多利亚公主拒绝了其他人的陪同,她亲自开车送希特勒到镇上的火车站。
“公主殿下,深思熟虑后,我决定接受您的建议。”
维多利亚公主很满意他的选择:“很好,我相信我们的合作一定能成功。”
“您需要我做些什么呢?”
“回去以后去接触那些有保皇思想的人,把他们都拉拢过来,成立一个秘密结社,让所有成员都去其他地区发展下线。我们需要争取尽可能多的民意支持。”
“国防军呢?”
“国防军那边我有人负责,不过效果有限,如果你能顾得过来,就联络马肯森元帅吧……不过要注意,不要误伤了自己人。”
“他们都是高层?”
“中高层,你可以从马肯森元帅那里了解详情。”
“我明白了。”
多伦庄园通往外界的道路是质量较低劣的泥结砂石路面,现在又下着大雨,路面泥泞不堪。维多利亚公主前世里没有驾照,开车技术很差,她用了一个半小时才把希特勒送到33公里外的目的地。
等送走了希特勒,雨下得更大了,她便在镇上找了个咖啡馆,想等雨停了再回去。结果一直等到傍晚六点多,雨还是没有丝毫要停的意思,只能硬着头皮上路。
说来也奇怪,当她八点半回到多伦庄园时,这下个不停的雨居然也停了。
于是她对着夜空竖了根中指表示友善。
………
在多伦庄园的日子非常单调,对于生性好动的维多利亚公主来说,只能待在多伦这个小小的镇子里,可行的活动项目实在是太少了。
威廉二世的日常就是每天砍树劈柴画图纸,这些事情维多利亚公主都不感兴趣。她的心思都在怎么拉拢国内的保皇势力,好让自己的家族获得更多的利益。
为了这个目的,她经常在庄园里会见形形色 色的客人,发展自己的关系网。六个哥哥也支持她的行动,因为她的行动看上去只是想让父王或大哥复出。
为了给政变活动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维多利亚公主可谓是费尽心思。皇室的财产有限,她自己的私房钱更是如此。虽然她有几百万金马克的财产,但这些钱相对于阴谋活动来说,仍然是微不足道的。
还好她脑子活络,把大部分钱都拿去投机,比如走私和囤积黄金,不到六个月就赚了50万金马克。
六个哥哥也把他们自己的财产分出来一部分,交给妹妹来运作。维多利亚公主把这些钱全部拿去走私,每个月都能有几十万金马克的纯利润进账。这些利润一部分被拿去用做复辟活动的经费,剩下的部分全部用于扩大再生产,她的资产总值如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
因为不能离开多伦,维多利亚公主的商业活动和阴谋活动都是通过遥控进行的,她之前服役的“骷髅”皇家骑兵团的部下大都被找回来,并且秘密重建了。
这个骑兵团有大约3000人,驻在荷兰与德国边境的博霍尔特地区。士兵大都是维多利亚公主的旧部,彼此知根知底,而且都是忠于公主殿下的追随者,战斗力也很强。维多利亚公主把这支部队当做自己的王牌,不到万不得已绝对不会动用。
除了收容旧部,她还指使手下到德国国内去招徕那些退役后没有出路的老兵和底层军官,再从各种渠道搞来武器,陆陆续续组建了属于自己的私人军队——大概7个步兵团的规模,总兵力3.3万多人。
就这样,维多利亚公主摇身一变,成了一个游离于国防军系统的小军阀,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她的实力也在缓慢发展。
除了组织自己的私人军队、投资金融和争取国内民意支持外,她也参与了协约国对于德国工业资产的拍卖活动。
这并不困难,她找了几个没有皇室背景的代理人,在德国国内以低价收购了一批濒临破产的工业企业。
这些工业企业大多数是电子和化工厂,协约国的军控委员会在勒令德国的军工企业全部停产后,为了抵偿战争赔款,又强行夺走了一批国营和民营企业。其中有价值的高端技术和工业机械被夺走和拆毁后,一些“看不上眼”的设备就连带厂房一起拍卖了。
比如巴伐利亚的啤酒厂和香肠加工厂、勃兰登堡的钾肥厂、波森的家具厂和水泥厂、符腾堡的钢铁厂、炼油厂和木材厂、波美拉尼亚的大型造船厂、砖厂和塑料厂等等。
这些隶属于不同门类的工业企业在经过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人事变动后,被组合进了一个表面看上去和皇室毫无关系的集团——荷兰蓝莲花联合重工业集团——一个事实上的康采恩垄断集团。
这个集团的本部在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集团法定代表人从上到下没有一个人是霍亨索伦家族的人,也没有皇室成员做顾问或在集团内部任职。无论从哪个地方看,似乎都和维多利亚公主没有一点关系。
但实际上这个法定代表人是维多利亚公主的女仆,是维多利亚公主假冒她的名字创立的。这个集团的运作则通过一个“企业运营管理委员会”完成,委员会里只有维多利亚公主一个人。
在这个过程中,她认识了不少协约国的内部人士,并和他们有了还不错的私交。
对她来说,与胜利者的交情更重要,比如,她就是通过这种方式认识了英国情报部的詹姆斯·佩特罗、法国国防部高级参谋,亨利·勒戈夫·比特罗·帕果、美国驻柏林总领事德怀特·杰拉尔德、日本驻德国大使馆武官东条英机、驻瑞士武官永田铁山等人。
为了与这些人交好,维多利亚公主不惜砸下巨金,拉拢和讨好他们。而他们也投桃报李,给她行了不少方便。